- 为实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未来十年名义GDP增速需不低于5.4%,而“十五五”期间可能设定年均增速不低于5.5%作为重要目标。
- 名义GDP增速的回升关键在于物价,若GDP平减指数恢复到正常水平,结合年均4.4%的实际经济增长,名义GDP增速可达6.1%。
- 促进服务价格回升需要依靠消费需求的提振,特别是在当前服务价格面临负增长的情况下。
核心观点2本报告分析了我国在“十五五”期间名义GDP增速的重要性,核心观点如下: 1. 2035年远景目标之一是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未来十年名义GDP年均增速需不低于5.4%。
2. 过去8个季度名义GDP增速低于实际GDP增速,预计“十五五”期间将设定年均名义GDP增速目标为5.5%。
3. 名义GDP增速的回升关键在于物价,若GDP平减指数回到2012-2025年的平均水平(年均同比+1.7%),结合4.4%以上的实际GDP增速,名义GDP增速将达6.1%,超额完成2035目标。
4. 经济增长目标分为三个层次:长期目标(2035年人均GDP翻一番)、中期目标(十四五规划)和年度目标。
年度目标需较高,以确保中长期目标的实现。
5. 实现2035年经济总量翻番,需2020-2035年平均增速4.7%,而实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则需名义GDP增速不低于5.4%。
6. 当前名义经济增速偏低的原因在于物价疲软,特别是服务价格出现负增长,需通过促进消费来提振服务价格。
7. 预计“十五五”期间名义经济增速将前期为5%左右,后期为6%左右,以确保实现2035远景目标。
8. 风险因素包括汇率波动、房地产及消费等领域的形势变化,以及国内改革进展对经济增速和物价的影响。
综上所述,名义GDP增速的提升与物价回升密切相关,促进消费需求是关键,需关注多方面的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