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经济经历了从昭和繁荣到平成衰退的长期危机,资产价格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显著波动。
- 在平成时期,虽然股市小幅回升,但整体资产表现跑输黄金,结构性机会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消费降级和生物医药领域。
- 自2019年以来,日本经济逐步复苏,股市表现优于房地产,吸引了海外资金流入,但仍需警惕海外经济衰退和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
核心观点2该投资报告主要分析了日本过去50年资产价格的变动,并对中国当前的资产价格提供了借鉴。
首先,从宏观层面看,报告分为三个阶段:昭和繁荣(结束于1989年)、平成衰退(1989年至2019年)和令和新篇(2019年以来)。
在昭和繁荣时期,日本因日美贸易摩擦引发的经济泡沫,导致资产价格全线上扬。
日本央行通过降低利率刺激内需,推动了股市、房市和日元的强劲表现。
进入平成衰退后,1989年日本央行加息刺破泡沫,经济经历了长期的低迷。
虽然股市在此期间小幅回升,但整体表现仍未回到高点,房价持续低位震荡,且各类资产均大幅跑输黄金。
居民在经济危机初期未快速去杠杆,直到2000年后才逐步减轻杠杆压力。
令和新篇时期,安倍政府实施超常规的流动性宽松政策,日元贬值刺激出口,企业盈利改善,经济逐步复苏。
股市表现出较大的弹性,成为投资的优选,而房地产因老龄化和城镇化放缓,表现逊色。
最后,报告提醒投资者需关注海外经济衰退、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地缘政治风险等潜在风险因素。
整体而言,报告通过日本的历史经验为中国当前的资产价格变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