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卖补贴在7月份显著提升了订单量,预计将推动餐饮收入和社零总额的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2%和1.3个百分点。
- 当前的“外卖大战”虽然短期内有利于消费增长,但长期来看与“反内卷”政策目标相悖,可能面临政策监管风险。
- 外卖收入在社零中占比逐渐提升,反映出外卖市场的快速扩张对整体餐饮消费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核心观点2
该投资报告分析了外卖补贴对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零)的影响,背景是6月餐饮消费疲软和外卖补贴竞争加剧。
外卖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增加,2015年外卖补贴曾显著推动餐饮消费,当前的补贴战是否会对社零产生类似影响值得关注。
首先,外卖在社零数据中的统计方式为:外卖收入属于餐饮收入的一部分,具体表现为通过公共网络平台实现的餐费收入。
外卖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在线餐饮占餐饮消费总额接近25%,而餐饮收入占社零比重约11.2%。
因此,外卖收入在社零中的占比约为2.8%。
其次,当前的外卖补贴战在7月达到白热化阶段,日订单量显著增长,反映出市场活跃度提升。
补贴主要惠及消费者,成本由平台和商家共同承担。
研究显示,参与补贴后商家的餐饮收入可能会损失约20.4%。
关于补贴对社零和餐饮收入的影响,预计7月外卖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8.6%,进而推动7月餐饮收入和社零总额分别增长12%和1.3个百分点,显示出明显的“冲量效应”。
然而,从持续性来看,外卖补贴的模式与“反内卷”的政策目标存在矛盾,社会各界已开始呼吁停止这种竞争模式。
历史经验表明,餐饮收入最终会向需求中枢回归,未来可能面临波动风险。
总结来看,外卖补贴在短期内能够显著推动社零和餐饮收入增长,但长期效果和持续性仍需关注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风险提示包括数据统计的不准确性、企业决策的偏差以及政策或经济形势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