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险行业惠民保产品框架将重申商业属性,强调差异化定价,以提升可持续性和规范化经营。
- 保险公司需根据历史数据科学定价,并遵循风险对价原则,实现责任分级和费率分组。
- 未来惠民保将覆盖更多新药品和医疗技术,但不得进行低价竞争或改变已签合同的赔付条件。
核心要点2保险行业惠民保产品框架发生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重申商业属性**:惠民保将回归市场化经营,保险公司需自主经营,投保由人民群众自愿进行,强调保费与保障程度的匹配。
2. **差异化定价**:保险公司应基于历史数据和风险对价原则,对不同群体(如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进行责任分级或费率分组,科学厘定保险费率。
3. **责任范围扩大**: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将纳入责任范围,预计到2024年,90%以上的城市商业医疗险产品将包含特定高额药品理赔责任。
4. **禁止低价竞争**:不允许低价无序竞争或设定赔付率、基金池,确保商业保险经营原则的遵循。
5. **提升可持续性**:通过规范经营行为和鼓励多方合作,提升惠民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和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风险提示包括权益市场波动、利率下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及监管趋严等。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城市商业医疗保险(惠民保) 推荐理由: 1. 规范化发展: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新通知重申惠民保的商业属性,强调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推动惠民保的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提升行业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
2. 差异化定价:新政策要求保险公司依据历史数据合理定价,实施差异化定价,将提高保险产品的精准性和公平性,吸引更多消费者。
3. 扩大保障范围:预计到2024年,惠民保将覆盖更多高额药品和创新药品,增强产品的吸引力,满足市场对医疗保障的需求。
4. 市场潜力:随着老年群体对医疗保障需求的增加,惠民保作为普惠性质的商业健康险,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5. 促进多方合作:鼓励医疗、医保、医药和保险等多方参与,提升投保和理赔的便利性,有助于提升保险公司的专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总体来看,惠民保在新政策的推动下,有望实现更高的市场认可度和可持续发展,适合投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