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院士在浦江论坛强调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将推动系统能力的跃升,具有深远的应用前景。
- 中国在量子计算领域已取得显著突破,特别是在量子纠错和AI赋能量子方面,具备了与国际接轨的潜力。
- 投资建议聚焦量子计算领域的创新进展,关注相关核心企业及量子加密通信标的,同时需警惕政策和市场风险。
核心要点2在2025年9月21日的浦江创新论坛上,姚期智院士对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AI)的结合提出了积极的期待,认为两者可以实现“相互赋能”,推动人类突破现有知识极限,提升系统能力。
姚院士强调,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一种“化学反应”。
论坛上还宣布成立了上海量子人工智能联合体和上海量子科技装备产业创新联盟,并发布了上海量子计算十大应用场景,标志着上海在量子科技与产业发展方面进入新阶段。
中国在量子计算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尤其在量子纠错和AI赋能量子等领域与国际前沿保持同步,部分方面甚至有可能实现局部领先。
姚院士展望未来,认为量子与AI的结合将在医疗、能源和通信等领域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在新药研发、能源优化和信息安全方面。
与此同时,海外算力巨头如英伟达也在积极布局量子计算领域,与多家企业合作,推动AI与量子计算的协同发展。
投资建议方面,报告指出量子计算领域呈现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的趋势,建议关注量子计算核心企业如国盾量子和禾信仪器,以及量子加密通信相关公司如电科网安和吉大正元等。
但也需警惕政策落地和资本开支不及预期的风险,以及竞争格局的加剧。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如下: 1. 国盾量子:专注于量子计算机的研发,具备行业前沿技术,未来发展潜力大。
2. 禾信仪器:提供稀释制冷机等量子计算核心设备,支持量子计算的基础设施建设。
3. 电科网安:在量子加密通信领域具备技术优势,能够应对量子计算带来的信息安全挑战。
4. 吉大正元:涉及量子通信技术,具备市场竞争力。
5. 格尔软件:专注于量子计算相关软件开发,有助于推动行业应用落地。
6. 国芯科技:在量子通信及相关技术领域具有潜力。
7. 浙江东方:参与量子通信产业链,具备一定的市场基础。
8. 亨通光电:在光通信领域有丰富经验,有望与量子技术结合。
9. 光迅科技:在光电子技术上有优势,可能在量子通信中发挥重要作用。
推荐理由包括:量子计算领域呈现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趋势,未来有望颠覆经典计算架构并解决AI算力瓶颈,相关企业的创新进展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