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月末理财产品新发数量增速提升,但净值型产品数量下降,市场破净率小幅上升。
2. 理财收益率整体波动下降,3个月、6个月、1年期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分别为2.25%、2.43%和3.05%。
3. 投资建议关注具备规模效应的全国性银行及优质区域行,风险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和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核心要点22025年2月银行业理财月度跟踪报告显示,理财产品新发数量增速提升,破净率和达基率情况有所变化。
截止2月底,市场理财产品破净率为4.16%,环比上升;封闭式产品达基率为85.21%,开放式产品达基率为46.54%。
净值型产品数量下降至1.93万只,净值波动压力加大。
2月最后一周,理财产品发行总数为4575款,均为非保本型,1-3个月期限产品发行量占比下降。
到期产品892款,3-6个月期限到期产品占比上升,股票、债券等基础资产到期产品占比也有所上升。
截至3月2日,市场3个月、6个月、1年期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所下降,分别为2.25%、2.43%、3.05%。
2月31家理财公司新发行2909只理财产品,兴银理财存续产品数量最多,占比9.52%。
“固收+”产品收益率逐步修复,2月市场“固收+”产品数量达到52592款,机构发行占比79.13%。
投资建议关注低估值且具规模效应的全国性银行及高业绩景气的区域银行,风险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和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等。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如下: 1. 邮储银行:在国企改革背景下,基本功扎实且低估值,理财业务具备规模效应。
2. 农业银行:同样受益于国企改革,具备良好的基本面和低估值,理财业务有规模优势。
3. 中信银行:在国企改革背景下,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低估值,理财业务具备一定的规模效应。
4. 齐鲁银行:长期高业绩景气,且在小微复苏的优质区域行中,理财业务持续发力。
5. 宁波银行:在高业绩景气和区域新亮点的背景下,理财业务表现良好。
6. 招商银行:风险缓释有望带来估值修复,且活跃资本市场下具备财富管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