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7.2%,主要受益于新兴市场需求和多元化贸易战略。
进口增速回升至4.1%,反映内需增长和高端制造相关产品需求强劲。
短期内,出口增速可能面临回调压力,长期来看,全球贸易增速放缓将对中国出口造成压力,需加强与非美市场的贸易往来。
核心观点22025年7月我国进出口数据表现出色,出口额达到3217.8亿美元,同比增长7.2%,高于预期。
主要推动因素包括我国出口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新兴市场需求的强劲,以及对美“抢出口”和“抢转口”效应的持续影响。
尽管美国的贸易份额下降至11.1%,但对东盟、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出口增速显著,分别为16.6%、42.4%和7.7%。
从产品结构来看,出口产品的“新”含量不断提升,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长乏力。
高技术和装备制造业需求强劲,尤其是集成电路和医疗仪器等高端产品表现良好。
同时,大宗商品出口也有所回暖,肥料出口受国际市场影响显著。
进口方面,7月进口额为2235.4亿美元,同比增长4.1%,超出预期。
内需的增长以及“两重”、“两新”政策的推动,带动了对原材料和高端制造品的需求。
铜矿砂、原油等进口数量明显增加。
展望未来,短期内“抢出口”和“抢转口”效应可能减弱,出口增速面临回调压力,尤其是在美国新对等关税政策实施后。
长期看,全球贸易增速放缓可能对我国出口构成压力,继续加强与非美市场的贸易联系将是关键。
风险提示包括美国通胀超预期和高利率环境可能导致全球需求回落,以及国际贸易冲突的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