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标的:新产业(300832) 推荐理由:尽管2025年Q2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降,但公司海外业务增长迅速,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产品注册进展顺利,国内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预计长期受益于进口替代,维持“买入”评级。
核心观点1-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有所下降,Q2营收同比下降10.88%,归母净利润下降30.06%。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产品注册进展顺利,国内外市场份额逐步扩大,海外业务增长显著。
- 由于集采和检验拆套餐等因素影响,预计未来三年净利润下调,维持“买入”评级,关注潜在风险。
核心观点2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85亿元,同比减少1.18%;归母净利润为7.71亿元,同比减少14.6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26亿元,同比下降16.33%。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60亿元,同比下降10.88%;归母净利润3.34亿元,同比下降30.06%;扣非归母净利润3.09亿元,同比下降34.00%。
销售毛利率为68.89%,同比下降2.67个百分点,主要由于仪器类产品毛利率下降。
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9.82%和2.92%,同比增加5.14个百分点和0.54个百分点。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第二季度研发费用为1.3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2.76%。
在产品注册方面,公司在试剂和仪器领域取得了多项进展。
国内市场方面,截至2025年6月,公司已为1,835家三级医院提供服务,三级医院覆盖率为47.60%,三甲医院覆盖率达63.51%。
海外市场方面,2025年上半年海外主营业务收入9.52亿元,同比增长19.57%,已在14个核心国家建立运营体系。
盈利预测方面,考虑到集采和检验拆套餐等因素,调整了公司2025-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8.76亿元、22.06亿元和25.98亿元。
现价对应的市盈率为24倍、21倍和17倍。
公司被认为是国内化学发光头部企业,有望受益于进口替代,同时看好海外拓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主营业务单一、新产品研发进度、汇兑风险以及集采降价超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