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国制造业PMI大幅下滑至49.0%,主要受外部环境变化和季节性因素影响。
新出口订单显著下降,市场需求疲软,企业生产受到拖累。
未来扩内需政策将成为支撑制造业的关键,预计5月PMI将回升至49.5%左右,降息时机逐渐成熟。
核心观点22025年4月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为49.0%,较3月下降1.5个百分点,显示出明显的下行趋势,主要受到外部环境变化和季节性因素的影响。
4月美国加征关税导致外需显著下滑,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降至28个月来的最低水平。
同时,季节性因素使得4月制造业景气度较3月有所回落。
在需求方面,4月新订单指数为49.2%,较上月下降,市场需求整体走低,企业生产受到拖累,生产指数为49.8%。
与此同时,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均大幅下行,反映出市场的供强需弱局面。
尽管整体PMI下行,高技术制造业PMI仍保持在51.5%的扩张区间,显示出其抗冲击能力。
服务业PMI为50.1%,略有下降,但因清明假期和新动能行业的支持,整体仍处于扩张状态。
建筑业PMI为51.9%,受房地产投资下滑影响,但基建活动指数显著上升,表明政策加力的效果开始显现。
展望未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强逆周期调节,预计将加大内需扩张力度,尤其是消费和基建投资。
尽管5月制造业PMI可能仍在收缩区间,但在稳增长政策的推动下,预计会有所回升。
考虑到当前经济环境,适时降准降息的可能性增大,政策落地时间或将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