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但对未来降息次数的预期下调,经济数据表现不一,股市因“鹰派降息”出现剧烈调整。
- 欧洲经济持续低迷,尤其是制造业,英国通胀上升但制造业表现不佳。
- 日本央行维持利率不变,通胀数据略高于预期,全球股市普遍下跌,美元指数创两年新高,日元和英镑走弱。
核心观点2本周海外宏观经济政策动态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
在美国,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但将2025年降息次数下修至两次。
各联储主席对未来政策的看法趋于谨慎,强调财政和移民政策的影响。
美国三季度GDP增速上修至3.1%,但11月PCE和核心PCE通胀率均低于预期,消费支出和收入增长疲软。
尽管零售销售表现较好,整体经济数据依然显示出一定的弱势。
CME数据显示,2025年末政策利率预期上升至3.87%。
在欧洲,欧元区11月HICP终值同比增长2.2%,略低于预期,制造业PMI持续低迷,但服务业PMI意外回升。
英国11月CPI上升至2.6%,而制造业PMI创11个月新低。
日本方面,日本央行在12月维持利率不变,强调将评估未来政策影响。
11月核心CPI同比上升2.7%,略高于预期。
在全球市场表现方面,股市普遍下跌,美股因“鹰派降息”引发调整,标普500、道琼斯和纳斯达克指数均下跌。
债市方面,美债利率继续上升,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创近半年新高。
商品市场中,油价和金价承压,铜价继续下跌。
外汇市场上,美元指数上涨至两年新高,日元和英镑兑美元均下跌,人民币小幅贬值。
风险提示包括美国通胀超预期上行、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及国际地缘局势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