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日,股市放量上涨,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2.0%,反映市场对流动性谨慎的态度。
- 短期内,政策预期驱动资金情绪回升,消费和科技板块表现突出,地产行业因政策预期也显著走强。
- 市场成交量的持续放大将是判断行情能否持续的重要指标,需关注潜在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调整风险。
核心观点2在12月2日的市场表现中,股市和债市双双上涨,10年期国债收益率首次突破2.0%。
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分别上涨1.13%和0.79%,小盘股表现尤为突出。
债市方面,10年和30年国债收益率均有所下行,反映出市场对未来高息资产短缺的担忧。
商品市场方面,贵金属价格回落,而基建和地产相关商品因行业复苏预期而上涨。
央行进行大额资金回笼,市场流动性面临一定压力,短期利率有所上升。
存单市场表现出一级市场利率逐渐恢复陡峭化的特征,短期存单相对更具配置价值。
在股市中,消费和科技板块表现突出,政策预期推动资金情绪回暖。
融资余额逐步回升,显示出杠杆资金对市场的影响力。
整体来看,市场情绪逐渐改善,但仍需关注成交量的变化作为行情持续的关键指标。
风险提示方面,需关注货币政策、流动性和财政政策的潜在超预期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