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报详细页

制造行业:先进制造商学院-制造行业:服务型制造与商业模式创新-250219

研报作者:陈柳伊,吕勤晓,姜延宾 来自:先进制造商学院 时间:2025-02-19 12:23:36
  • 股票名称
    制造行业
  • 股票代码
  • 研报类型
    (PDF)
  • 发布者
    Ar***19
  • 研报出处
    先进制造商学院
  • 研报页数
    25 页
  • 推荐评级
  • 研报大小
    17,147 KB
研究报告内容
1/25

核心要点1

- 制造业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挑战与机遇,服务型制造成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方向。

- 中国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起步较晚,政府政策支持为其转型升级提供了保障。

- 数字化技术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个性化服务能力,助力服务型制造的发展。

核心要点2

制造行业正面临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特别是在服务型制造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

发达国家的制造企业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转型,通过服务型制造实现差异化竞争,而中国制造业则相对滞后,主要集中在加工组装,服务化转型起步较晚。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服务型制造的转型升级,发布了相关政策和标准,以支持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动力,使得企业能够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提升市场竞争力。

国际经验表明,发达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高,反映出其制造业的竞争力。

相比之下,中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不足20%,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距。

为缩小这一差距,中国自2020年起每年召开全国服务贸易大会,推动服务贸易发展。

企业的转型不仅需要先进的制造能力,还需创新的商业模式。

然而,服务型制造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服务型制造的实践与发展路径、商业模式创新,以及两者的未来趋势,为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指导。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

投资标的:服务型制造企业及相关数字化技术公司。

推荐理由: 1. 全球化和产业链整合推动服务型制造转型,提升企业的服务能力和创新水平,以增强国际竞争力。

2. 政府政策支持,工信部发布相关指南和意见,强调发展服务型制造,促进传统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为企业转型提供政策保障。

3. 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商业模式创新注入动力,使制造企业能够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 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在GDP中占比较高,说明服务型制造是衡量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中国在这一领域有较大提升空间。

5. 随着服务型制造的发展,相关企业将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率,为投资者带来良好的回报潜力。

推荐给朋友: 收藏    |      
  • 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