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历史上经历过三轮行业估值跃迁,分别是2010年的电子、2014-2015年的TMT及2020-2021年的食品饮料与医药。
- 估值跃迁通常伴随宏观环境、产业趋势与政策的共振,市场在共识形成后经历震荡回落,再次确认盈利后重回上行。
- 估值跃迁并不意味着消灭低估值个股,反而可能导致估值分化加剧,科技制造领域更易出现结构性扩散,而消费领域则倾向于“强者恒强”。
核心观点2### A股行业估值跃迁的研究总结 #### 一、估值跃迁的定义与特征 - **估值跃迁**:股价过度反映基本面趋势,导致估值突破历史极端水平。
- **历史阶段**: 1. **2010年**:电子行业 2. **2014-2015年**:TMT行业 3. **2020-2021年**: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 - **估值特征**:PB估值从80%分位数突破至接近100%分位数。
#### 二、估值跃迁背后的基本面因素 - **宏观环境**、**产业趋势**、**政策催化**三者共振。
1. **2010年**:强产业趋势预期形成共识,股价抢跑基本面导致估值回落。
2. **2014-2015年**:移动互联网浪潮与政策松绑促进业绩增长,成为核心催化。
3. **2020-2021年**:金融化趋势下,高端制造与消费领域利润集中,公共卫生事件后居民加杠杆推动盈利增长。
#### 三、估值跃迁的结构性特征 - **估值分化**:并非消灭低估值,反而是结构性扩散或“缩圈”。
1. **高低切换**:2010年电子较明显,其他时期多呈现估值中枢抬升与分化。
2. **三类分化**: - 按初始估值排名扩张(如医药、农林牧渔)。
- 结构性扩张(如计算机、传媒)。
- “缩圈”扩张(如食品饮料、医药)。
#### 四、交易特征与投资者行为 - **交易指标**:估值跃迁行业通常经历日均换手率与成交额“双高”特征。
- **投资者行为**:个人投资者在估值跃迁顶部阶段活跃,险资提前撤离。
#### 五、当前红利资产的估值跃迁 - 当前红利资产尚未达到历史估值跃迁幅度,但相对收益明显。
- **水电行业**:接近历史估值跃迁特征,但整体尚未到达最后阶段。
- **石油、煤炭**:因分歧大,缺乏估值跃迁迹象。
#### 六、风险提示 - 估值跃迁定义的适用性。
- 分析样本的可参考性不足。
- 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走势。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关注估值跃迁行业的基本面变化,尤其是宏观环境、产业趋势与政策的共振。
- 投资于高端制造与消费领域,因其利润集中度高,具备较强的估值支持。
- 注意估值分化,选择初始估值排名靠前的个股,尤其是消费领域的龙头企业。
- 监测日均换手率与成交额,识别估值跃迁的交易特征。
- 对于红利资产,需谨慎评估其是否真正实现估值跃迁,避免盲目追高。
- 分析行业内的结构性扩散与“缩圈”现象,以优化投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