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G投资理念强调在决策中兼顾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以降低风险并实现长期回报。
- 海外政策如EBA指南和欧盟性别平衡指令推动ESG风险管理和董事会多样性,国内则通过碳足迹标准和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等措施促进绿色转型。
- 未来投资需关注政策推进进度、宏观经济变化及历史数据的局限性。
核心观点2本期ESG双周报主要围绕国内外ESG相关政策与事件进行梳理,强调了ESG(环境、社会、治理)在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性,旨在推动企业将社会环境要求融入业务,降低风险,实现长期价值创造。
从宏观层面来看,海外ESG热点包括欧洲银行管理局发布的指南,要求银行识别和管理ESG风险;特朗普宣布美国再次退出《巴黎协定》;欧盟推动董事会性别多样性的法律要求;以及科学碳目标倡议显示越来越多公司设定减排目标。
在国内,政策热点包括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的发布;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的上线,提供碳排放数据支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中国向联合国提交的气候变化透明度报告;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以及上海市中小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实施方案,推动企业绿色转型。
风险提示方面,需关注国内外ESG政策推进的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以及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业绩等因素。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1. 重视ESG因素,推动企业将社会环境要求融入业务,降低风险。
2. 关注国内外政策变化,特别是与碳足迹和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法规。
3. 投资于符合可持续发展标准的企业,以实现长期回报。
4. 关注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的高质量披露,评估企业ESG表现。
5. 识别和把握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带来的投资机会。
6. 注意政策推进和宏观经济波动带来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