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AI产业链调整或已相对充分,短期行情有望企稳,但仍需产业催化。
- 关注前期超跌、估值合理及高预喜率的环节,适度规避高估值和业绩预警的公司。
- 各市场情绪热度分化明显,A股热度降温,港股相对抗跌,整体交易拥挤度已回落至均值附近。
核心观点2本投资报告分析了全球543家AI上市公司的行情演绎情况,重点关注2023年ChatGPT催化的AI行情。
报告指出,AI产业链经历了一轮调整,短期可能企稳,但新一轮行情需要产业催化。
从演绎方向来看,第一轮行情由A股和美股领涨,第二轮则由A股和港股领涨,交易重心从上游转向中下游。
两轮行情在涨跌幅和估值变化上表现出相似特征,均呈现“涨多跌多”的趋势。
回调幅度方面,第一轮行情的经验显示,股价和估值的回调幅度通常超过之前涨幅的一半,本轮A股的跌幅已超过涨幅的一半,港股则相对抗跌。
情绪热度方面,A股市场的热度快速降温,扩散指数回落至历史低位,而港股的热度仍然较高。
综合分析,建议关注前期超跌、估值合理和业绩预喜率较高的环节,规避高估值和业绩预警的公司。
风险提示包括数据样本差异、市场风格切换风险、AI产业发展不及预期以及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AI产业链调整相对充分,短期可能止跌企稳。
- 关注前期超跌、估值合理的个股。
- 高预喜率的环节值得关注,适当规避高估值且业绩预警的公司。
- 进入财报密集披露期,市场将更注重基本面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