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A股市场经历先抑后扬的修复态势,主要指数震荡上行,成交额显著放量,市场情绪回暖。
- 计算机、传媒和汽车板块表现突出,受益于AI技术突破和春节档电影票房效应。
- 全球股市普涨,中国资产领涨,需关注即将发布的经济数据及潜在风险因素。
核心观点2本周A股市场经历了节后先抑后扬的修复态势,主要指数震荡上行,成交额逐日放量,市场情绪回暖。
节后首个交易日,上证综指收跌0.65%,但随后市场风险偏好显著回升,上证综指和创业板指连续反弹,成交额从1.3万亿元增至1.99万亿元,资金进场意愿增强。
市场情绪修复受益于内外多重积极因素,包括人工智能的突破和外部压力的缓和。
DeepSeek的技术创新推动了AI应用的爆发,相关概念股连续上涨。
同时,美联储的偏鹰表态未超预期,中美关税风险逐步定价,国内逆周期政策加码预期升温,助推风险偏好回升。
行业表现方面,计算机、传媒和汽车板块领涨,分别上涨13.5%、7.2%和6.9%。
计算机板块因DeepSeek的催化效应而回暖,传媒受益于春节档电影票房,汽车板块则因比亚迪智能化发布会受到提振。
相对而言,银行、煤炭和建材等防御性板块表现较弱。
大类资产方面,全球股市普涨,中国资产领涨。
美债收益率下跌,美元指数跌破108,现货黄金上涨4.2%。
未来两周需重点关注国内CPI、PPI和LPR,以及美国的CPI和零售销售数据。
风险提示包括历史经验失效、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和海外金融风险超预期等。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A股市场在节后呈现修复态势,风险偏好回升,建议关注市场情绪的改善。
- 科技成长板块,特别是计算机和传媒行业,受益于AI技术突破和春节票房效应,值得投资。
- 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相关股票因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受到关注,具有投资潜力。
- 随着外部压力边际缓和,国内逆周期政策加码,市场风险偏好有望进一步提升。
- 资金布局应围绕业绩高景气及产业趋势明确的科技硬件、红利资产和低位消费核心资产。
- 关注即将公布的CPI、PPI及LPR数据,可能影响市场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