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就业数据低于预期,失业率小幅上升,导致市场对美联储是否降息50基点的讨论加剧。
- 降息25基点被认为更为稳妥,主要因衰退证据尚待验证及潜在通胀风险。
- 关键经济数据表现疲软,国际油价调整带动全球降温交易。
核心观点2在2025年第31期的海外宏观周报中,主要关注美国就业数据疲软及其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
近期就业数据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引发了关于美联储在9月是否应降息50个基点的讨论。
根据FedWatch工具,目前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89%,而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仅为11%。
具体来看,8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显著下降,失业率略有上升,尽管劳动参与率回升,但整体劳动力市场新岗位创造能力减弱。
JOLTS调查显示岗位空缺减少,薪资增速放缓,表明就业市场的供需紧张状况仍需进一步观察。
在利弊分析中,降息25个基点被认为更为稳妥,主要原因包括:降息50个基点可能引发美联储独立性争议,衰退证据尚待验证,潜在通胀风险增加,以及大幅降息可能传递出衰退信号。
在交易模式方面,国际油价调整导致全球降温交易增多。
关键数据方面,美国的就业数据疲软,失业率小幅上升,劳动参与率回升,时薪增速放缓,建造支出疲软,制造业订单下滑,贸易逆差扩大。
欧洲的通胀小幅回升,失业率小幅下降,零售销售减速。
日本方面,家庭消费支出平稳,工资收入增速扩大。
重要事件包括美国联邦上诉法院裁定关税非法,行业关税调整,欧洲央行内部存在分歧,欧盟对谷歌的重罚,以及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辞职,日央行可能在10月加息。
此外,金砖国家视频峰会将讨论美国关税对策。
本周关注的重点数据包括美国8月CPI和财政收入,以及日本GDP的修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