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政策重心从短期刺激转向长期支持,消费、地产、改革和科技等领域均体现出这一趋势。
- 促进消费的长效机制需改变地方考核机制,并关注中低收入群体的增收减负。
- 地产政策将侧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优质住宅建设和存量供给盘活。
- 改革措施将加速落实,特别是在公共服务与人口挂钩方面,形成正反馈机制。
- 金融支持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力度,预计推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核心观点2当前政策的核心逻辑围绕短期与长期目标的平衡展开。
短期目标压力较小,政策逐渐从短期刺激转向长期支持。
在消费领域,强调“以旧换新”的平稳推进,整治套补骗补,关注消费长效机制的完善,预计增量补贴政策力度将下降。
地产方面,政策侧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优质住宅供给和存量项目盘活。
改革方面,将加快落实三中全会的改革措施,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与户籍解绑,形成“人—地—钱—公共服务—人”的正反馈机制。
金融支持科技与制造业的力度加大,预计将推出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风险提示包括政策理解偏差和改革节奏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