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市场大跌后风险偏好逐步修复,预计大盘指数将面临“年内黄金坑”,科技型内需特别是半导体领域表现优异。
- 历史经验表明,爬坑过程与风险偏好和流动性密切相关,科技板块在此过程中占优。
- 中期情形需跟踪研判,当前人民币资产具备较强国际吸引力,但需警惕国内政策和海外货币政策的风险。
核心观点2本周市场波动明显,上证指数跌幅为3.11%,沪深300跌2.87%,恒生指数跌8.47%。
尽管如此,沪深300ETF获得近1000亿元净流入,显示出国家平准基金的资金支持。
我们认为当前市场存在“黄金坑”的可能性,尤其是在中美贸易反制的背景下,市场风险偏好逐步修复。
短期来看,科技型内需将成为爬坑的核心,半导体及科创50指数表现优异。
历史数据显示,科技板块在流动性宽松后的修复过程中占优。
当前科技板块的交易拥挤度已得到释放,建议重仓“2023年光模块”相关投资。
中期评估分为三种情形:悲观情形认为经济大衰退可能性较小;中性情形下中美关系将形成多极化格局,A股可能震荡;乐观情形则认为全球金融体系可能发生重大变化,A股将上行。
当前国内A/H股估值较低,人民币资产具备较强吸引力,需保持战略自信。
风险提示包括国内政策不及预期及海外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当前市场已接近“坑底”,存在“黄金坑”机会。
- 风险偏好修复,科技领域尤其是半导体和科创板块表现优越。
- 历史经验表明,科技板块在流动性宽松后往往领先回升。
- 国内政策支持和自主可控逻辑将推动半导体和军工等领域的表现。
- 中美经济韧性和合作潜力为A股提供震荡市的底色。
- 当前人民币资产具备较强国际吸引力,投资者应保持战略自信。
- 需关注国内政策和海外货币政策变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