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隐性债务化解力度,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强调债务透明化和全口径监测。
- 地方政府在控制新增隐性债务的同时,推动融资平台转型,部分地区实现隐性债务清零。
- 2025年,中央将继续推进债务管控,建立长效监测机制,各省则进一步强调严禁新增隐债,强化问责机制。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在2024年的投资报告中,关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债券标的、操作建议及理由可以总结如下: 债券标的: 1. 地方政府债券 2. 融资平台相关债务 操作建议: 1. 关注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政策的实施效果,尤其是“松绑减负”政策带来的机会。
2. 投资于那些已经成功实施化债方案的省份的债券,特别是隐性债务风险已经有效降低的地区。
3. 关注地方融资平台的改革转型,尤其是那些已经压降隐性债务的融资平台。
4. 规避那些存在新增隐债风险的地区,特别是对隐债新增采取“零容忍”政策的省份。
理由: 1. 中央层面已制定多项化债方案,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利息负担,显示出对地方债务管理的重视。
2. 地方层面强调遏制新增隐性债务,推动融资平台的转型和退出,有助于降低整体债务风险。
3. 隐性债务风险有效降低的地区,可能在未来获得更好的融资条件,进而提升债券的投资价值。
4. 政策的持续高压态势和问责力度将促使地方政府更加谨慎地管理债务,从而提高债券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