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经贸会谈达成重要突破,双方大幅降低关税,反映出美国在谈判中的被动局面。
- 中国通过与非美国家深化合作,争取了谈判主动权,避免了高关税对出口的长期冲击。
- 协议落地后,预计短期内中国出口将回落,但降幅明显缓和,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有利于美股表现。
核心观点2日内瓦协议的达成标志着中美经贸关系的重要突破。
中国同意将对美反制关税从125%降至10%,而美国则将对华加征关税从145%降至30%,其中24%的关税设有90天的缓冲期。
这一结果超出市场预期,显示出美国在谈判中处于被动,急于达成协议以应对国内经济压力和政治风险。
中国通过与东盟、欧盟等非美国家深化合作,获得了谈判的主动权。
谈判成功的关键在于双方的现实考量。
美国面临供应链中断风险及盟友施压,而中国则需防止高关税对出口的长期影响,并利用这一窗口期进行战略布局。
双方在经济压力下选择了阶段性妥协,缓解了短期的经贸摩擦,并为未来的磋商奠定基础。
协议实施后,预计中国在6-7月的出口将因前期抢出口而回落,但降幅较145%关税情景明显减轻。
政策层面应关注财政对冲工具,市场层面电子产品和纺织等出口链企业的压力减轻,国产替代和出海战略仍具长期价值。
全球风险偏好回升将利好美股,黄金短期波动加剧,人民币贬值压力有所缓解。
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中美贸易磋商可能反复、美国经济下行超预期以及国内出口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