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家国有大行发布定向增发预案,整体融资规模达5200亿元,有助于增强资本实力和支持实体经济。
- 定增小幅摊薄短期盈利和股息收益,但长期看好其红利价值和盈利增长可持续性。
- 投资建议聚焦顺周期、高股息个股,关注政策支持力度和市场修复机会,同时需警惕政策和宏观经济风险。
核心要点2报告指出,2025年3月30日,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四家国有大行发布了向财政部等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公告,整体融资规模为5200亿元。
财政部出资5000亿元,剩余由各大行主要国有股东出资。
此次定增均为溢价发行,显示出主要股东对大行长期稳健经营的信心。
定增后,四家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有所提升,增强了其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虽然短期内定增会小幅摊薄盈利水平和股息收益率,但长期来看,盈利增长的可持续性有望保持,股息水平仍有上行空间。
当前银行板块的静态PB为0.66倍,整体股息率为4.2%,较无风险利率溢价水平仍处高位,具备投资价值。
投资建议为“顺周期+高股息”,关注成长性优异的区域银行及高股息个股。
风险提示包括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和金融政策监管风险。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 1. 区域银行(成都、长沙、苏州、常熟、宁波): 推荐理由:基本面稳健,受益于政策预期修复。
2. 股份制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 推荐理由:关注股份行在困境反转预期下的配置机会。
3. 高股息个体(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上海银行): 推荐理由:高股息个体的配置价值依然突出,能够提供稳定的股息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