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5年用电增长结构显示,充电桩用电和第三产业韧性强,二产业和居民用电疲软,城乡居民用电增量大幅下滑。
- 高耗能行业恢复乏力,新质生产力受产能过剩影响,而“两新”制造业和服务业用电需求增长显著。
- 国家政策支持零碳园区建设,推动能源绿色转型,电力市场规则将于2025年施行,电力企业需关注市场化进程与盈利能力。
核心要点2本周(8.4-8.8),上证综指上涨2.11%,创业板指上涨0.49%。
碳中和、环保、公用事业和煤炭板块均有所上涨。
分析2023至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结构,发现充电桩用电和第三产业表现韧性强,而第二产业和居民用电增长疲软。
城乡居民用电增量贡献大幅下滑,主要受2024年底至2025年初的“暖冬”影响。
第二产业用电增速和增量贡献率持续下降,内部板块分化明显。
高耗能行业因公共卫生事件修复期结束,增长恢复低位;新质生产力受产能过剩影响,贡献下降;“两新”相关制造业因政策支持,贡献率提升;消费品制造业受中美关税影响,贡献显著下降。
第三产业用电在剔除电能替代后,增量贡献率保持韧性,得益于服务业用电需求刚性及AI发展带动的信息传输行业增长。
充电桩用电因电车渗透率提升持续高增速,改变用电结构,预计未来将进一步拉动用电增长。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能源局发布了《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旨在规范电力市场结算。
央企如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集中部署新能源开发、新型储能等工作,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近期发布的零碳园区建设通知支持有条件地区建设零碳园区,以促进绿色转型和产业脱碳。
在投资建议方面,火电企业如皖能电力和华电国际值得关注,水电龙头长江电力、新能源龙头龙源电力及核电龙头中国核电也被推荐。
电力板块面临新增装机容量不及预期、用电需求降低等挑战,环保板块则因环境治理政策释放不及预期而受到影响。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如下: 1. 火电企业:建议关注发电资产主要布局在电力供需偏紧、发电侧竞争格局较好的地区的火电企业,如皖能电力和华电国际。
理由是这些企业在电力市场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能够在供需紧张的环境中获得更好的盈利能力。
2. 水电运营商:建议关注水电运营商龙头长江电力。
理由是长江电力在水电领域的领导地位使其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中具备优势。
3. 新能源发电:建议关注新能源龙头龙源电力(H)。
理由是随着新能源政策的推进和市场需求的增加,龙源电力在新能源发电领域有望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和收益。
4. 核电企业:建议关注核电龙头企业中国核电。
理由是在电价市场化占比提升的背景下,中国核电有望受益于核能的稳定性和清洁性,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总结:以上标的均在各自领域中具备较强的市场地位,能够在未来的电力市场和环保政策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