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报详细页

银行业:平安证券-银行业消费金融专题系列(二):线上模式,从获客和风控看互金平台入局策略-241106

研报作者:袁喆奇 来自:平安证券 时间:2024-11-06 11:08:38
  • 股票名称
    银行业
  • 股票代码
  • 研报类型
    (PDF)
  • 发布者
    ji***ng
  • 研报出处
    平安证券
  • 研报页数
    22 页
  • 推荐评级
    强于大市
  • 研报大小
    3,262 KB
研究报告内容
1/22

核心要点1

- 线上消费金融模式强调流量获取与用户多维度信息分析,金融牌照成为放贷方式的重要影响因素,监管趋严将影响行业格局。

- 核心竞争力在于获客策略和风控能力,互联网巨头的流量竞争将直接影响市场表现,金融牌照的优劣将显著影响业务竞争。

- 深耕细分领域的垂类金融服务提供商通过科技能力和数据积累实现差异化竞争,仍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核心要点2

本报告聚焦于消费金融市场的线上模式,分析了获客和风控的策略及核心竞争力。

主要要点如下: 1. **线上模式与监管**:线上模式在获客上强调流量获取和经营,风控上注重多维度用户信息的获取与分析。

金融牌照成为放贷方式的重要影响因素。

近年来,监管趋严,特别是助贷领域,要求商业银行提升业务独立性,未来可能影响助贷业务格局。

2. **核心竞争力**:获客策略和风控能力是关键。

互联网消费金融分为获客、放贷、风控和贷后管理,头部企业在流量获取和场景建设上具有明显优势。

金融牌照的优劣直接影响公司展业模式,未来在严监管背景下,金融牌照的相对优势将更加突出。

3. **市场竞争**:流量竞争将影响互联网巨头及其依附的金融服务提供商的获客能力。

在强监管下,具备完整生态、自营能力强和金融牌照齐全的公司将更具竞争优势。

4. **细分市场**:上市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多专注于信贷领域,尽管流量获取受限,但通过深耕细分市场、积累数据和科技能力,仍能实现差异化竞争。

5.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可能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风险,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可能影响企业盈利。

总体来看,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需通过差异化竞争和强化风控能力来应对市场挑战。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

根据上述投资报告,可以提取以下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 ### 投资标的: 1. **头部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如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度小满金融) 2. **细分市场的垂类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如奇富、信也、乐信) ### 推荐理由: 1. **头部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 - **流量优势**:依托母公司平台掌握大量客户流量和场景优势,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获客。

- **完善的场景建设**:具备更强的场景构建能力,能够提升用户转化率和粘性。

2. **细分市场的垂类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 - **差异化竞争**:利用多年数据积累和科技能力在细分市场实现差异化竞争,具备独特的市场定位。

- **特色打法**:如奇富的轻资本业务、信也的海外业务拓展、乐信的场景闭环等,能够在特定领域内形成竞争优势。

### 风险提示: - 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可能影响行业发展。

- 宏观经济下行超出预期可能对消费金融需求产生负面影响。

- 竞争加剧可能拖累企业盈利能力。

综上所述,建议关注具备流量优势和科技能力的平台,尤其是在监管趋严的环境下,金融牌照的优劣将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

推荐给朋友: 收藏    |      
  • 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