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中国商飞的快速发展及国际市场拓展,国产大飞机产业链自主可控显得尤为重要,市场空间广阔。
- 预计未来20年我国商用发动机市场需求将超6000亿美元,相关企业具备较强的产业化能力和成熟的产业链配套。
- 投资机会集中在材料制造、发动机系统、机载系统及航材国产化等领域,国家政策支持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
核心要点2这份报告指出,中国大飞机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性变得愈发重要,尤其在国际环境变化和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背景下。
报告强调,国产大飞机(如C919)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到2042年全球客机总规模将达到48455架,中国市场占比将达到21%。
中国商飞的产能规划到2027年将达到150架/年,未来20年内新增商用发动机市场需求有望超6000亿美元。
报告还提到,航空发动机是大飞机的“心脏”,价值占整架飞机的20-30%。
机载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直接影响飞行安全和运营效率,随着国产民机的加速投入市场,机载系统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中航机载公司计划到2025年形成先进的机载产品体系,并在2035年实现根本性变革。
投资建议包括关注材料及结构制造、发动机系统、机载系统和航材国产化等领域的企业。
风险提示包括产品交付不及预期、技术发展不确定性以及行业政策变化。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 1. 材料及结构制造: a) 碳纤维:中航高科、光威复材、中简科技、中复神鹰、恒神股份等。
推荐理由:碳纤维材料在航空制造中具有轻量化和高强度的优势,有助于提升飞机性能。
b) 金属材料:宝钛股份、西部超导、抚顺特钢、钢研高纳、图南股份、隆达股份等。
推荐理由:金属材料是航空制造的基础,具备强大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壁垒。
c) 结构制造:中航西飞、洪都航空、中航成飞、中航沈飞、中直股份、广联航空、航天环宇、中航重机、三角防务等。
推荐理由:结构制造企业在大飞机组装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市场空间广阔。
2. 发动机系统:航发商发(未上市)、航发科技、航发动力、航发控制、中航重机、航亚科技、航宇科技、万泽股份等。
推荐理由: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技术含量高,未来市场需求巨大。
3. 机载系统:中航机载、江航装备、中航光电、全信股份、四川九洲等。
推荐理由:机载系统的先进性直接影响飞行安全和运营效率,市场前景广阔。
4. 航材国产化:润贝航科。
推荐理由:航材国产化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自主可控程度,符合国家政策导向。
5. 总装:中国商飞。
推荐理由:中国商飞作为大飞机制造的主要企业,具备强大的市场地位和技术积累,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总体推荐理由:外部形势变化、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大飞机产业链相关企业的产业化能力提升,使得商飞商发产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相关投资标的具备较强的成长性和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