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内需型公司表现优于外需型公司,显示出内需行业的韧性。
- 随着2024年贸易摩擦新阶段的到来,资本市场对外需型企业的风险定价普遍下调,关注内需替代能力和供应链重构弹性。
- 低对美收入占比的行业,如煤炭、建材和食品饮料等,值得关注,因其在当前环境中显示出更强的内需特性。
核心观点2
该投资报告的核心要点如下: 1. **市场背景**:在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内需型公司表现优于外需型公司,体现出内需的重要性。
2. **关税影响**:2024年中美贸易摩擦进入新阶段,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已超过100%,人民币贬值对冲效果减弱。
市场对外需型企业的风险定价普遍下调,关注点转向企业的内需替代能力及全球供应链的重构弹性。
3. **行业选择**:建议从供应链的角度寻找内需行业,特别是那些在美国市场收入占比较低的行业。
分析显示,煤炭、建材、社会服务、食品饮料、通信和公用事业等行业的海外收入及其在美国的收入占比均较低,适合被视为内需型行业。
通过以上分析,投资者应关注内需型企业在当前贸易环境下的潜力,尤其是那些对美国市场依赖较小的行业。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内需型公司表现优于外需型公司。
- 对美暴露低的行业在基本面和股价表现上更具优势。
- 市场关注企业的内需替代能力和全球供应链重构弹性。
- 选择煤炭、建材、社服、食品饮料、通信和公用事业等行业作为投资目标,这些行业在美国市场的收入占比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