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市场呈现分化,中国股市上涨,港股材料、地产与能源领涨,A股能源与地产表现良好。
- 中国政策可能向经济再平衡方向演进,利好必选消费、医疗保健、工业和原材料等行业。
- 英国财政支出缩减计划受阻,引发市场不稳定,美股再创新高,市场风险偏好提升。
- 美国ADP就业数据意外下降,提振降息预期,投资者关注即将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
核心观点2全球市场观察显示,中国股市上涨,港股在材料、地产和能源领域表现突出,而资讯科技、电讯和可选消费则表现较弱。
A股方面,能源、地产和材料上涨,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和通讯服务下跌。
中国决策者释放去产能信号,政策可能向经济再平衡方向演进,包括适度扩大财政刺激、增加家庭转移支付和消费补贴,旨在提振消费并推进制造业去产能,同时保持人民币稳中偏强,扩大进口。
整体来看,这对必选消费、医疗保健、工业和原材料等行业是利好。
在英国,财政支出缩减计划受阻和财政大臣辞职传言导致股债汇市场波动,首相紧急表态财政大臣将继续任职,凸显在高通胀和利率环境下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问题。
美股创下新高,能源、材料和信息技术领涨,而医疗保健、公用事业和金融板块下跌。
美越贸易协议提升市场风险偏好,特斯拉第二季度交付量虽同比下降,但中国市场首次实现同比增长,Model Y改款推动部分欧洲市场反弹。
医疗保险公司Centene撤回全年盈利指引,导致医疗板块暴跌。
美国ADP就业数据意外下降,提振了降息预期,导致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落,黄金、原油和铜齐涨。
投资者关注即将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新增就业可能受到经济放缓和移民政策影响。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看好中国的必选消费、医疗保健、工业和原材料行业,受益于政策刺激和消费提升。
- 关注美国市场,能源、材料和信息技术领域表现强劲。
- 对于医疗保健板块需谨慎,因个别公司业绩下滑可能拖累整体表现。
- 关注全球经济数据,尤其是非农就业数据对市场情绪的影响。
- 鉴于通胀和利率的不确定性,英国市场需保持警惕,政府债务可持续性问题仍然是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