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在关税谈判利好和内需刺激政策的期待下,情绪修复仍需契机,当前个人投资者情绪偏向消极。
- 尽管中美贸易战达成阶段性成果有利于出口链估值修复,但整体市场信心仍需更明确的内需政策来提振。
- 推荐关注银行、公路铁路和电力等红利股,内需消费股的配置时机仍需等待政策催化。
核心观点2本周A股市场表现先涨后跌,风格转向大盘,行业领涨迅速切换,缺乏明确的交易主线。
美容护理、非银金融、汽车、交通运输和基础化工等行业表现突出,而国防军工则显著回落。
由于印巴冲突缓和及中美贸易战阶段性成果,A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出口链估值修复的逻辑。
个人投资者情绪指数持续下滑,已进入消极区间,反映出市场信心不足。
融资盘保持稳定,成交热情低迷。
展望未来,A股情绪修复需依赖内需刺激政策的出台。
尽管中美贸易战的阶段性成果对国内宏观经济和出口链估值有利,但整体情绪恢复仍需更积极的政策支持。
在配置方面,降准降息提升了红利股的性价比,推荐关注银行、公路铁路和电力等纯红利股。
然而,内需交易仍需等待明确的刺激政策作为催化,消费股的配置时机尚需观察。
风险因素包括经济数据不及预期、中美摩擦加剧、地缘冲突恶化及全球金融环境不稳定等。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关注内需刺激政策的出台节奏,以促进A股市场情绪修复。
- 中美贸易战阶段性成果有助于出口链估值修复,但需更积极的内需政策来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 在降准降息后,红利股性价比增强,推荐配置银行、公路铁路、电力等纯红利股。
- 消费股的配置时机需等待明确的内需刺激政策作为催化。
- 风险提示包括经济数据不及预期、中美摩擦加剧、地缘冲突恶化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