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制造业PMI指数为50.3%,连续三个月上升,表明经济企稳态势进一步确立。
- 供需两端均加快扩张,生产和新订单指数的上升是主要支撑因素。
- 中小型企业景气度边际改善,受到政策扶持和“抢出口”现象的影响。
- 原材料购进和出厂价格指数回落,反映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供需缺口。
核心观点211月中国PMI数据表明经济企稳态势进一步确立。
制造业PMI指数为50.3%,超出市场预期和前值,连续三个月上升,显示出经济回升的明确趋势。
非制造业PMI指数为50.0%,略低于前值,整体经济运行趋于稳定。
从供需两端来看,制造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持续上升,分别为52.4%和50.8%,反映出国内政策效果显现及“抢出口”现象的影响。
新动能和消费品制造行业表现突出,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也有所上升。
中小型企业的景气度有所改善,中型企业PMI上升至50%,小型企业PMI上升至49.1%。
大型企业PMI保持稳定,但略有下降。
价格方面,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均有所回落,可能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供需缺口有关。
总体来看,经济企稳态势明显,但仍需关注增量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出口变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