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LED技术因其性能优势正在加速替代LCD,市场需求持续扩增,预计未来将成为显示技术的主流。
2. 国内企业在OLED材料和设备领域逐步突破海外专利壁垒,国产化进程加速,未来有广阔的替代空间。
3. 8.6代线的扩产将显著降低中大尺寸OLED面板的生产成本,增强国内企业的竞争力。
核心要点2投资报告的核心要点如下: 1. OLED技术的成长逻辑包括传统LCD技术的替代、全局国产化加速以及下游需求的扩增。
OLED凭借其性能优势,正进入替代LCD的黄金期。
2. 国内企业在OLED终端材料和蒸发源设备方面逐渐突破海外专利壁垒,推动国产化进程加速,并有望逐步打破海外限制。
3. 新兴应用场景如柔性显示和车载大屏驱动OLED的多元化需求,OLED在小尺寸向中大尺寸扩展和高端向低端渗透。
4. 8.6代线的投产将带来显著的降本空间,促进全产业链的升级,国内企业在此领域的产能优势将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5. OLED产业链国产化的时机成熟,上游材料和设备的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尤其是发光材料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6. 国内企业在终端材料生产上取得突破,莱特光电、奥来德等企业具备相关生产能力,未来发展前景乐观。
7. 风险提示包括下游面板厂扩产进度不及预期、技术迭代速度慢、原材料国产突破进度滞后以及客户依赖度带来的风险。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包括:莱特光电、奥来德、瑞联新材、万润股份、濮阳惠成、飞凯材料、南大光电。
推荐理由如下: 1. OLED市场正在快速增长,预计2023年全球OLED市场价值达到508亿美元,未来CAGR为13.7%。
随着OLED技术的主流化,相关企业将受益于市场扩张。
2. OLED终端材料和设备国产化进程加速,国内企业在终端材料和蒸发源设备方面不断突破,未来有望逐步打破海外专利壁垒,提供广阔的国产替代空间。
3. 8.6代线成为OLED面板制造的新热点,能够有效降低中大尺寸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国内企业如京东方和维信诺在此领域的扩产规划将增强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4. 国内企业在OLED材料生产上逐步实现突破,部分企业已进入全球OLED材料供应链,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综上所述,随着OLED技术的普及和国产替代的加速,相关企业有望在未来获得可观的市场份额和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