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行业受AI算力需求推动,国产芯片产业链景气有望提升。
- 中芯国际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超预期,预计2025年营收增长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 建议关注AI产业链及相关消费电子标的,风险包括贸易摩擦和需求复苏不及预期。
核心要点2本周电子行业研究周报指出,AI算力需求可能会推动国产芯片产业链的景气提升。
上周(2.10-2.14),申万电子行业指数上涨0.27%,表现不及沪深300指数。
模拟芯片设计、印制电路板和被动元件等子行业表现较好。
中芯国际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业绩超出预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1%,毛利率环比上升至22.6%。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8%,毛利率在19-21%之间,展望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公司资本开支保持在73.3亿美元,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5.5%。
国内AI应用的扩大将推动数据中心算力需求和智能硬件领域的发展,半导体禁令促使高性能芯片代工向国内厂商转移,利好国产设备和先进封装。
建议关注AI需求驱动下的相关标的,如海光信息、中科曙光、瑞芯微等,以及中芯国际等先进制程代工企业和半导体设备公司。
风险因素包括贸易摩擦加剧、需求复苏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不足及竞争加剧。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如下: 1. 海光信息:受益于AI需求驱动和国产替代逻辑。
2. 中科曙光:在AI产业链中具有重要地位。
3. 瑞芯微:与消费电子相关,具备成长潜力。
4. 恒讯科技:在智能终端领域有较强的市场表现。
5. 兆易创新:在存储芯片领域具备竞争优势。
6. 中兴通讯:受益于国产替代和AI应用的扩展。
7. 芯源微:在芯片设计与制造领域有良好前景。
8. 三环集团:在电子元件领域具有市场竞争力。
9. 富创精密:在高精密制造领域具备优势。
10. 立讯精密:在消费电子供应链中占据重要位置。
11. 鹏鼎控股:在印制电路板领域有较强的市场地位。
12. 领益智造:在智能硬件制造领域有良好发展前景。
13. 东山精密:在高端制造领域具备竞争优势。
14. 环旭电子:在电子元件领域具有稳定的市场需求。
此外,推荐关注的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公司包括: 1. 中芯国际:作为国产代工龙头,展望良好。
2. 北方华创: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具备技术优势。
3. 中微公司:在先进制程设备方面具有竞争力。
4. 华海清科:在半导体材料领域有良好表现。
5. 拓荆科技:在设备自主可控背景下具备发展潜力。
以上标的均受益于AI算力需求的增长及国产芯片产业链的景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