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股和港股近期下跌,科技板块领跌,反映出全球资本市场议题的转换,未来可能出现A股与美股的均值回归。
2. 用电量与工业增加值的背离主要由制造业分化、高端制造业比重上升及库存周期影响所致,短期内用电量可能企稳回升。
3. 推荐布局资本品、顺周期消费和低估值金融板块,同时需关注全球经济结构变化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核心观点2本周A股和港股出现下跌,科技板块领跌,显示出全球资本市场的核心议题正在转变。
自2025年1月以来,中国科技股与美国科技股之间的独立行情逐渐结束,A股与美股的负相关性达到历史极端值,未来可能存在均值回归。
经济相关性较强的行业表现出韧性,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已达历史高位,资本开支可能持续回落。
国内方面,用电量与工业增加值的背离可归因于三个因素:一是制造业活动分化,中小企业生产停滞导致用电量下降;二是高端制造业比重上升,单位增加值耗电量降低;三是库存周期影响,当前正处于去库阶段。
未来企业补库可能使用电量企稳回升。
全球经济预期方面,美股反弹主要源于对美国宏观经济数据悲观预期的修正,而欧股则反映了财政扩张预期,市场进入预期兑现阶段。
短期美元反弹可能对大宗商品价格产生压力,但中长期趋势未变,非美经济体的资源消耗高于美国,支持全球定价的实物资产需求。
建议投资者关注以下领域:首先是受益于国内和全球制造业恢复的资本品及上游资源;其次是政策支持加强的顺周期消费板块;最后是低估值的金融板块。
风险提示包括特朗普关税政策超预期和国内经济恢复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推荐投资资本品,包括工程机械、钢铁、自动化设备等,受益于国内及全球制造业活动恢复。
- 看好上游资源类资产,如铜、铝、黄金及部分小金属(钴、锑、锗),将受益于实物消耗增速的提升。
- 关注顺周期消费板块,包括食品、乳制品、啤酒、彩妆、成衣制造及旅游等,因政策支持力度加强。
- 投资金融板块的低估值资产,如银行和保险,因市场对其价值的重新评估。
- 风险提示包括特朗普关税政策超预期及国内经济恢复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