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北交所上市公司整体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新能源板块拖累明显,盈利能力持续下行。
- 2025年第一季度虽然收入同比增长,但净利润仍然下降,企业盈利分化加剧,接近80%的企业盈利情况不佳。
- 下游消费景气度回暖,机械设备行业表现良好,建议关注绩优成长股和自主可控领域的投资机会,同时需警惕政策和关税风险。
核心观点2本投资报告主要分析了北交所265家上市公司在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中的业绩表现和行业趋势。
宏观层面上,2024年整体收入同比下降2.2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2.40%,显示出需求侧复苏的不明朗和盈利能力的持续下滑。
新能源板块的表现拖累了整体业绩,尤其是在2024年第四季度,利润降幅加速。
在微观层面,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5.8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50%,显示出需求侧的弱复苏。
尽管盈利能力下行趋势仍未结束,但企业的收现能力逐年提升,同时资本开支增速放缓,有助于提高分红回报。
存货方面,2025年第一季度存货账面价值环比增加近10%,企业在补库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
盈利企业的比例在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分别为85%和79%,但盈利分化加剧,归母净利润下滑超过50%的公司占比达到24%。
在行业表现上,下游消费景气度持续向好,尤其在美容护理、家用电器和汽车等领域,机械设备行业在2025年第一季度也实现了收入和利润双增。
中游制造板块则面临压力,TMT行业仍在探底。
投资建议方面,建议关注绩优成长股和自主可控、内需等主线,尤其是在手机产业链和军工领域。
同时,需警惕成长性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及关税冲击超预期的风险。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关注绩优成长股,因其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
- 自主可控和内需两大叙事主线,符合当前经济复苏趋势。
- 2025Q1业绩尚未完全反映关税影响,需保持谨慎。
- 推荐投资于具备长线逻辑的个股和板块,如军工及手机产业链。
- 风险提示包括成长性和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以及关税冲击超预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