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信部发布的《总量调控管理办法》将加强对稀土供应的管控,提升国内稀土企业的市场地位。
- 预计2024年全球稀土供给中,中国的配额和进口矿占比较高,稀土价格有望因供给扰动而上涨。
- 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的需求将进一步催化稀土永磁市场,建议关注中国稀土、北方稀土等相关企业。
核心要点2这份投资报告主要分析了稀土行业的供给改革和市场前景。
2月19日,工信部发布了《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明确了对稀土矿的管控,包括国内和进口矿的管理。
这一政策将增强我国对稀土供应的掌控,预计将打击不合规供给,促进行业集中化,尤其是对中国稀土和北方稀土等头部企业的利好。
缅甸矿的供应扰动也反映了供给改革的效果,虽然缅甸矿关口恢复正常通行,但由于成本上升,采购意愿可能减弱,进一步推动稀土价格上涨。
预计2024年稀土配额增长将相对缓慢。
稀土永磁材料在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中需求持续增长,行业整合与政策支持将为相关企业带来布局机会。
报告建议关注中国稀土、北方稀土、金力永磁和中科三环等公司,认为它们将显著受益于行业供改和需求催化。
风险提示方面,需关注需求不及预期、供应超预期以及稀土价格波动等因素。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包括中国稀土、北方稀土、金力永磁和中科三环。
推荐理由如下: 1. **中国稀土和北方稀土**:这两大稀土集团将显著受益于《总量调控管理办法》的实施,该办法明确了稀土冶炼分离的主体为国家推动组建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进一步提升了对稀土供应端的掌控力度。
此外,政策的落地可能导致供给受限,从而推动稀土价格上涨。
2. **金力永磁和中科三环**:这两家公司作为切入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磁材标的,受益于稀土永磁在机器人和低空飞行器等新兴领域的广泛应用。
随着需求的持续增长,相关企业的业绩有望提升。
整体来看,稀土行业在经历了多年的整合后,基本面处于回升阶段,且在全球地缘政治环境波动的背景下,稀土的战略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