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报详细页

东方证券-从国家治理看宏观:以“强链补链”催生中国科技竞争力-250706

研报作者:陈至奕,孙金霞,王仲尧 来自:东方证券 时间:2025-07-06 14:59:59
  • 股票名称
  • 股票代码
  • 研报类型
    (PDF)
  • 发布者
    tha****iee
  • 研报出处
    东方证券
  • 研报页数
    10 页
  • 推荐评级
  • 研报大小
    394 KB
研究报告内容
1/10

核心观点1

- 中国科技创新推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在于有效的产业政策和国家治理能力。

- 政府干预产业布局与市场化并不矛盾,产业政策对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 未来将基于协同的创新模式,提升投资者信心,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

核心观点2

这份投资报告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科技竞争力的提升,认为科技创新推动了经济动能的转换,产业政策的有效制定与实施是关键。

报告指出,欧美对中国科技的限制反而凸显了中国的治理能力。

尽管有声音质疑政府干预与市场化的矛盾,但报告强调产业政策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强调开放与合作的背景下。

报告提出“强链补链”的策略,强调企业间的竞争与协作对于提升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国家治理在塑造和融合产业链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近年来,各地政府在招商引资时越来越重视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并将龙头企业作为产业链的核心,以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行业的升级。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龙头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产业链内的合作将更加密切,推动以问题为导向的创新,提高生产效率。

报告还指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模式正向更注重研发和产业科技的方向转变,强调内循环与区域优势的利用。

具体措施包括:政府通过“拨投结合”模式支持研发,促进企业创新;加强产业链对接活动;政府主导发布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场景;科研基础设施成为吸引产业集聚的重要工具;地方产业基金和“链长/链主”基金为产业链提供金融支持。

总体来看,区域竞争与要素流动将有助于超预期科技成果的产生,提升对国家和产业的信心。

然而,需要警惕中美博弈、地缘政治等因素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以及地方财政规范化可能对后发区域的限制。

推荐给朋友: 收藏    |      
  • 大家关注
尊敬的用户您好!
         为了让您更全面、更快捷、更深度的使用本服务,请您"立即下载" 安装《慧博智能策略终端
         使用终端不仅可以免费查阅各大机构的研究报告,第一手的投资资讯,还提供大量研报加工数据,盈利预测数据,历史财务数据,宏观经济数据,以及宏观及行业研究思路,公司研究方法,可多角度观测市场,用更多维度的视点辅助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
         目前本终端广泛应用于券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银行理财,信托,QFII,上市公司战略部,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咨询公司,VC/PE等。
慧博投资分析手机版 手机扫码轻松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