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A股市场牛市氛围由散户资金主导,新增开户和杠杆资金显著增加,资金从避险资产转向股市。
- 外资回暖迹象明显,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增长,海外中国主题ETF净流入大幅提升。
- 机构资金表现分化,公募基金仓位降至低位,险资则积极增配权益,国家队托市力度减弱,后续行情持续性依赖居民理财迁移及全球流动性环境。
核心观点2在7月,A股市场迎来了自下而上的牛市氛围,主要受益于流动性宽松和政策预期的共同作用,外部环境的积极变化进一步改善了市场情绪。
市场资金可分为四类:国家队、机构、散户和外资,其中散户成为核心驱动力。
7月上交所新增开户196万户,小单资金净流入环比大增39%,杠杆资金显著活跃,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融资占比升至10.4%,主要集中流入医药和电子等热点板块。
同时,固收理财、货基及黄金ETF的份额缩减,表明散户资金正在从避险资产转向股市。
外资也显示出自发回暖的迹象,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环比增长36.3%,成交占比同步提升,海外中国主题ETF在近一个月内净流入1.99亿美元,达到去年全年的47%。
头部中概股ETF的单月吸金创阶段性新高。
机构方面,资金流向存在分化。
公募基金仓位降至71.4%的多年低位,主动加仓乏力;而险资则成为重要的长线力量,一季度权益配置规模达到3604亿,同比增92%,在政策引导下,增配趋势将持续。
国家队的托市力度有所减弱,宽基ETF持续净流出,国有资金在当前市场热度下入场的必要性降低。
总体来看,本轮行情由散户情绪升温与外资回流主导,险资提供长期支撑。
后续市场的持续性将取决于居民理财迁移的进度及弱美元背景下的全球流动性环境。
风险提示包括公开数据的滞后性以及国内外局势与资本市场政策的超预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