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贸易摩擦展现了复杂的多方博弈,双方外交布局对博弈走向至关重要。
- 中国加快全球外交步伐,与非美国家实现多点突破,重启自贸协定谈判并推进产业互补。
-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深化与多个地区的合作,确保供应链安全并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核心观点2本报告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在博弈论框架下的演变,特别是迭代囚徒困境的视角。
中美双方的博弈不仅依赖于各自的策略,还受到多方参与者的影响,因此双方的外交布局显得尤为重要。
自贸易摩擦开始以来,中国加快了全球外交步伐,尤其在特朗普再次当选及全球贸易战阴影下,与非美国家的关系实现了多点突破。
具体而言,中国与日韩及海合会国家重启了自贸协定谈判,并加速了进程。
同时,中国的外交诉求更加明确,通过与欧盟的技术授权交换高附加值市场准入,与日韩构建产业互补的利益共同体。
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国深化与中亚、中东、非洲及拉美地区的合作,重点推进能源和关键矿产资源的合作,以确保供应链安全,并积极拓展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
此外,这一系列举措也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了契机。
然而,报告也指出囚徒困境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如美国通过关税谈判对中国外交进展的影响,以及美国在外交方面的相对顺利进展,可能会对中美博弈的走向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