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商务部对美国进口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显示国产替代基础已具备,有利于国内模拟芯片产业发展。
- 全球模拟芯片市场需求回升,主要厂商营业收入显著增长,国内相关上市公司也呈现强劲增长趋势。
- 模拟芯片进入需求恢复和价格回升的双重复苏阶段,行业前景乐观,但需关注中美关系变化及下游需求风险。
核心要点2商务部于2025年9月13日对原产于美国的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主要针对40nm及以上工艺制程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
调查期为2024年,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2年至2024年。
这一政策被视为中国对美国近期措施的反制,表明中国在模拟芯片领域已具备一定的国产替代能力,有助于国内产业发展。
全球模拟芯片市场需求已触底回升,2025年上半年,全球最大模拟芯片厂商TI和第二大厂商ADI的营业收入均显著增长。
国内模拟芯片行业也表现良好,涉及28家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1%。
增长主要归因于行业库存消化结束和下游需求复苏,尤其是汽车和工业类需求改善明显。
在经历了疫情后的库存消化期后,模拟芯片市场逐步进入涨价周期,TI等公司已多次宣布涨价。
全球模拟芯片市场中,电源管理和信号链占比较大,国内企业在这些领域都有布局,且工艺集中在成熟制程,供应充足。
总体来看,反倾销政策和行业复苏将支持国内模拟产业的增长,但需关注中美关系变化和下游需求的不确定性。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国产模拟芯片企业 推荐理由: 1. 反倾销政策支持:商务部对美国进口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表明中国在模拟芯片领域具备了国产替代的基础,能够保障国内供应链安全,有利于国产模拟芯片产业的发展。
2. 市场需求复苏:全球模拟芯片市场需求已基本触底回升,主要厂商如TI和ADI的营业收入显著增长,显示出行业复苏的迹象。
3. 国内企业表现良好:国内电源管理类和信号类模拟芯片企业在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1%,增速加快,表明行业库存消化结束,下游需求开始复苏,汽车和工业类需求改善明显。
4. 价格回升趋势:随着下游库存的消化,模拟芯片价格逐步进入涨价周期,预计将进一步推动国产模拟芯片企业的收入增长。
5. 市场布局全面:国内企业在电源管理、信号链及射频等多个领域均有布局,且工艺集中在成熟制程,供应能力充足,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综上所述,考虑到反倾销政策的支持、市场需求的复苏以及价格的回升,国产模拟芯片企业的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