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基本普及,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 人工智能技术将在教育基础设施、教学管理和学习评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市场规模预计将以超过20%的复合增长率增长。
- 投资者应关注相关政策引导下的智能教育企业,如盛通股份、中公教育等,但需警惕政策不确定性和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核心要点2近日,教育部发布通知,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实施,明确了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计划在2030年前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被视为未来教育的重要趋势,传统的“师—生”结构正向“师—生—机”转变,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在技术层面,教育的智能化分为基础设施、大数据、算法和应用四个层次,旨在推动学习、教学、管理和评价等场景的智慧转型。
根据艾瑞咨询,2023年中国AI+教育市场规模达213亿元,预计未来三年将保持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
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约为512亿元,AI技术的贡献率逐步提高。
中小学阶段的AI+教育应用已较为成熟,尤其在考试测评和教学应用方面。
投资建议关注相关企业,如盛通股份、中公教育等。
风险因素包括政策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加剧等。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包括盛通股份、中公教育、昂立教育、凯文教育、行动教育、豆神教育、传智教育和学大教育。
推荐理由为:政策持续引导,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智能化教育与智能教育工具将共同促进行业发展。
随着AI技术的成熟,相关企业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不断增加,市场规模预计将保持较高的复合增长率,尤其是在中小学教育领域,应用逐渐成熟,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