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核电复兴受到高密度清洁能源转型、大国核技术竞争和AI算力基础设施推动,形成了核电复兴的预期。
2. 国内核电市场化机制相对成熟,未来5~10年有持续增长潜力,核电可靠性溢价有望提升收益结构。
3. 国内核电新技术发展迅速,四代核电技术处于国际领先,预计未来几年将有多个新项目落地。
核心要点2本投资报告探讨了核电复兴的驱动因素及国内外市场前景。
美国核电复兴主要受到高密度清洁能源转型、大国核技术博弈以及AI算力基础设施推动的影响。
政策方面,美国通过提升核电的经济性和提供零碳补贴来支持核电发展,并与新能源竞争。
国内核电市场则因牌照集中度高、成本控制优于美国,预计未来5~10年将持续增长,盈利能力较强。
国内核电收益结构目前较为单一,但随着容量机制的成熟和零碳目标的推动,未来有望向容量市场转型,核电可靠性溢价将体现在收益中。
此外,国内核电新技术发展迅速,四代核电技术处于国际领先,预计将有多个项目在未来几年内落地。
风险方面需关注电力供需宽松、核燃料成本上升、核准持续性及新技术突破的风险。
投资建议方面,推荐关注中国核电和中国广核,以及核燃料和核电新技术设备的上中游环节。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如下: 1. 中国核电:中国核电运营商在当前市场环境中展现出稳健成长的潜力,受益于国内核电装机端的持续增长和税收优惠政策。
2. 中国广核:作为另一家主要的核电运营商,预计将同样受益于核电市场化收益结构的改善和新技术的推广。
3. 核燃料:核燃料作为核电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求将随着核电的复兴而增加,值得关注。
4. 核电新技术设备:随着国内核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四代核电技术的落地,相关设备制造商将迎来新的市场机遇。
推荐理由包括: - 核电在AI算力-电力系统中的地位预期提升,显示出其未来发展的潜力。
- 美国市场化核电的兴衰历程为国内市场提供了借鉴,国内核电入市机制有助于电价稳定预期。
- 国内核电的装机增长前景良好,且新技术的逐步落地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