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成式AI模型在国内外呈现开源与闭源并行发展的趋势,各大厂商在影视和游戏行业加速布局。
- 影视行业中,生成式AI已在剧本、角色建模、动画生成等环节应用,但算力和一致性仍是主要限制因素。
- 投资建议关注持续投入和商业化初见成效的公司,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快手等在模型及影视、游戏、广告等领域的布局。
核心要点2本报告分析了生成式AI模型在视频和图像生成领域的发展趋势,指出开源与闭源模型并行发展,国内外主要厂商如Google、Adobe、OpenAI和字节跳动在闭源模型竞争上日益激烈,推动了广告和影视制作等商业化市场的渗透。
开源模型则致力于降低中小开发者的门槛,推动技术普惠化。
当前主流生成式AI模型包括Gen-4Turbo、可灵2.1、即梦AI3.0和MidjourneyV7等。
生成式AI在影视行业的应用已初步落地,涵盖剧本生成、角色建模、动画生成等环节。
尽管生成技术不断提升,但算力资源和一致性仍是主要限制因素。
在游戏领域,生成式AI能够支持个性化互动,通过图像、文本、音频和3D等多方面生成内容,提升研发效率和质量。
未来,生成式AI将继续在精度、质量和时长上进行创新,提升生成效果和真实感。
投资建议方面,国内生成式AI行业活跃,腾讯、阿里巴巴和快手等公司在技术和商业化方面均有布局。
建议关注持续投入和商业化效果初显的相关公司,包括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快手、美图公司等,以及游戏和影视相关企业。
风险提示包括版本迭代不及预期、政策风险和商业化不及预期等。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如下: 1. 腾讯控股:凭借自身技术积累,赋能多个核心环节的创作生成,覆盖影视内容制作的前、中、后期,实现降本增效,创意生成。
2. 阿里巴巴-W:通义万相模型在业内领先,开源至Wan2.1-VACE版本,支持文生视频、图像参考视频生成等全系列基础生成和编辑能力,具备多任务能力探索。
3. 快手-W:可灵大模型经历了6个版本迭代,画质质量、动态质量等方面不断提升,自研模型与视频平台结合,推动广告内容的自产自销,促进内循环广告健康增长。
4. 网易-S:在游戏内容生成方面具备优势,能够提供个性化互动模式,满足市场对研发效率和质量的高要求。
5. 恺英网络:专注于游戏领域,具备良好的内容生成能力,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
6. 三七互娱:在游戏制作与应用方面有较强的技术积累,能够推动生成式AI的落地。
7. 吉比特:具备丰富的游戏开发经验,能够利用生成式AI提升游戏内容的制作效率。
8. 神州泰岳:在影视和游戏领域均有布局,能够结合生成式AI提升创作效率。
9. 巨人网络:在游戏研发方面有较强的实力,能够适应市场变化,推动内容生成。
10. 光线传媒:在影视行业内布局生成式AI,提升影视质量,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11. 万达电影:在影视制作方面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能够利用生成式AI提升制作效率。
12. 上海电影:在电影制作领域具备丰富经验,能够结合生成式AI进行创新。
13. 中文在线:在内容创作方面有较强的技术能力,能够推动生成式AI的应用。
14. 昆仑万维:在影视和游戏领域均有布局,能够结合生成式AI提升内容创作效率。
15. 分众传媒:在广告领域具备较强的市场影响力,能够利用生成式AI推动广告内容的创新。
16. 蓝色光标:在广告传播领域有丰富经验,能够结合生成式AI提升广告效果。
17. 省广集团:在广告领域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能够利用生成式AI优化广告内容。
18. 易点天下:在广告投放领域具备技术优势,能够结合生成式AI提升投放效果。
建议关注在模型侧持续投入布局和商业化落地初具成效的相关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