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业自2018年以来连续七年破净,主要原因包括资产质量风险、盈利能力下滑和资产扩张速度过快。
- 资产质量问题导致市场对银行股的估值“打折”,投资者对未来银行资产价值的信心不足。
- 银行营收能力下降和每股净资产高增在经营压力下进一步拖累PB估值,整体估值仍显著低于其他行业。
核心要点2该投资报告分析了银行股长期破净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三个方面: 1. **资产质量风险**:市场对银行资产的估值存在折扣,反映出对银行资产质量问题的担忧。
自2018年以来,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增速与信贷规模增速曾出现“倒挂”现象,显示出资产质量的隐忧。
2. **盈利能力下滑**:银行的营收能力减弱,导致未来价值被低估。
通过PB-ROE模型分析,目前银行股的ROE对应理论PB为0.63倍,若要回到PB=1,ROE需达到14.15%。
与2016年相比,银行的净息差和生息资产占比均有所下降。
3. **每股净资产高增**:在低息环境和资产质量风险的影响下,银行的盈利能力逐年下滑,导致每股净资产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有限。
同时,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也使得PB估值受到压制。
报告还指出,宏观经济震荡和银行经营压力增加可能加剧这些问题。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银行股 推荐理由: 1. 资产质量风险暴露:市场对银行资产的估值受到不良贷款增速和信贷增速倒挂的影响,导致银行股长期破净。
投资者对银行的资产质量问题深感担忧,从而对其估值进行“打折”处理。
2. 盈利能力下滑:银行的营收能力逐渐下降,ROE的降低使得银行股的理论PB水平下降。
根据测算,目前银行股的ROE对应的理论PB约为0.63倍,而要回到PB=1的水平,ROE需达到约14.15%。
这表明银行股的未来价值受到压制。
3. 每股净资产高增:尽管银行每股净资产在增长,但在当前低利率环境和盈利能力下滑的情况下,这种扩张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有限。
此外,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也导致其PB估值受到低估。
综上所述,尽管银行股在当前环境中面临多重压力,长期破净的现象仍然值得关注,投资者需谨慎评估相关风险与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