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一线城市的消费潜力显著。
- 户籍人口比例每提升10%可使人均消费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公共服务支出对消费的拉动乘数高达1.9。
- 改善企业经营质量和社会保障密度是提升居民长期消费预期的关键因素。
核心观点2本投资报告主要探讨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对扩大内需的影响,分析了城乡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的分割现象及其对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
报告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市场化与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城乡之间及城市内部的公共服务水平差异依然明显,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公共服务与户籍高度绑定,导致欠发达地区服务水平低下。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2011-2019年间,一线城市户籍人口比例每提升10%,人均消费同比将增加2.9个百分点,而公共服务支出对消费的拉动乘数高达1.9。
省会城市的这一乘数为1.1,全国范围则为0.65,虽然低于1,但仍高于居民消费倾向的中枢(55%)。
此外,全国养老保险密度每提升10%,人均消费同比将增加1.26个百分点。
因此,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对于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一线城市,建议放宽落户政策并逐步解绑公共服务与户籍,以显著提升居民消费。
对其他城市而言,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吸引人才流入和稳定常住人口需求至关重要。
同时,改善企业经营质量和增强社会保障的密度与深度也是提升居民长期消费及预期的重要条件。
最后,报告提醒需关注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超预期及测算偏误等潜在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