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8.1%,显示出较强韧性,非美国家合作加强是主要推动因素。
- 短期内不必对出口过于悲观,8月可能成为出口“变盘”的关键时间点。
- 未来出口存在不确定性,关键在于美国对等关税的豁免期及中美贸易谈判的结果。
核心观点2该投资报告分析了中国出口的短期前景,认为在非美国家合作加强的背景下,出口韧性依然较强。
4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8.1%,超出预期,主要得益于美国贸易政策推动非美国家的合作以及转出口贸易的支持。
具体来看,中国对欧盟和东盟的出口份额明显提升。
从出口商品来看,交通运输工具保持高景气度,机电和半导体产品因高基数影响增速放缓,但整体保持平稳。
手机出口则显著放缓。
地产后周期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也因基数效应增速放缓,但两年复合增速显示出韧性。
展望未来,报告指出8月可能成为出口“变盘”的关键时间节点。
历史经验表明,贸易摩擦可能存在滞后期,尽管美国对中国商品的高关税冲击较大,但由于美国存在供需缺口,短期内难以完全依赖国内生产,仍需进口。
未来出口的不确定性主要取决于美国是否延长对等关税的豁免期以及中美贸易谈判的进展。
如果这两个条件中的任一得到满足,可能支持中国出口超预期增长。
反之,若均未达成,则需关注转口贸易对出口的支撑。
最后,报告指出,5月的宏观环境相对乐观,预计政策将加速落地,利好投资。
7月将是观察增量政策的重要窗口期,需关注外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风险提示包括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及政策效果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