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美元化趋势下,全球央行购金行为显著增长,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集中购金,反映了对现有储备体系的主动调整。
- 黄金价格与美元储备地位存在替代关系,地缘政治冲突和美国经济挑战推动黄金价格中长期上涨。
- 央行购金行为隐蔽,需通过官方储备数据、黄金出口数据和市场价格偏差等多元指标综合观测。
核心观点2投资报告的核心要点如下: 1. **去美元化背景**:全球储备体系失衡,美元的超经济地位与人民币的次经济地位形成鲜明对比,促使新兴经济体寻求更均衡的储备资产配置,降低对单一货币的依赖。
2. **黄金的角色**: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其价格走势与美元的储备地位显著相关。
地缘政治冲突、美国通胀和债务扩张等因素推动了黄金价格的中长期上涨。
3. **央行购金行为**:2022年后,全球央行购金量显著增长,2022年购金达1080吨,2023年为1050.8吨,2024年预计为1086吨,三年平均达到1072.3吨,较前11年均值翻倍。
4. **新兴国家主导**:购金的主体逐渐转向新兴国家,反映出对现有储备体系的主动调整。
5. **观测购金行为的方法**: - 官方储备数据滞后,需结合其他指标。
- 英国对华黄金出口作为重要先行指标,反映中国央行购金行为。
- 跨市场价格偏差分析,通过比较伦敦与上海市场的价格走势,识别官方购金行为。
6. **价格偏差现象**:亚洲时段内,伦敦黄金价格涨幅显著高于其他时段,反映了中国官方部门在伦敦市场的集中购买行为。
通过以上要点,可以看出全球央行购金行为的变化与去美元化趋势密切相关,且新兴经济体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关注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投资机会,因其在去美元化背景下的需求上升。
- 新兴国家央行购金行为显著增加,反映市场对黄金的重视。
- 预计未来几年黄金需求将持续增长,推动价格上涨。
- 监测伦敦与上海黄金市场的价格偏差,以捕捉央行购金的信号。
- 考虑在投资组合中增加黄金配置,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