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中国土地市场局部火热,但整体仍显凉意,成交溢价率仅为6%,较2023年下降1个百分点。
- 央国企仍是主要拿地企业,市场企稳信号需进一步验证,销售到投资的传导效果尚待考察。
- 尽管整体回暖乏力,20%以上溢价地块占比上升,部分城市核心地块溢价高企,反映市场局部热度。
核心要点2中国房地产行业研报指出,尽管部分核心城市的土地市场出现回暖迹象,整体市场依然表现凉意。
12月,核心城市供地和市场止跌回稳推动土地市场出现惯性“翘尾”,部分地块溢价高企,民企投资逐步恢复,显示出企稳信号。
然而,整体来看,土地市场的火热并未掩盖整体的低迷趋势,参与拿地的企业多为央国企。
2024年,30个重点城市的含宅地块成交溢价率为6%,较2023年下降1个百分点,延续了自2021年以来的低迷走势。
成交溢价率超过10%的地块占比为9.62%,为2021年以来最低;而成交溢价率超过20%的地块占比为5.92%,明显高于2022年和2023年水平。
这表明,尽管整体市场未全面回暖,但局部市场热度上升,且2024年土拍限价放开,导致高溢价地块增多。
整体而言,销售到投资的传导效果仍需进一步检验。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土地市场 推荐理由: 1. 局部市场火热:在核心城市供地和市场止跌回稳的推动下,部分城市核心地块的溢价高企,显示出市场的企稳信号。
2. 民企投资恢复:民营企业在土地市场的投资逐步恢复,表明市场信心的回升。
3. 高溢价地块增加:虽然整体土地市场未全面回温,但20%以上溢价率的地块占比明显增加,反映出局部市场的热度。
4. 政策放开:2024年土拍限价的放开导致出现较多高溢价地块,为投资提供了机会。
5. 央国企参与:土地市场的参与者多为央国企,显示出其在市场中的稳定性和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