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实施的“对等关税”政策幅度超出市场预期,尤其对中国的关税达到54%,可能加大美国“滞胀”压力。
- 美国加征关税将对中国经济增速构成压力,预计需要较大规模的财政赤字来应对。
- 中国政策将聚焦内循环与消费促进,同时利用地缘政治变化开拓新市场,未来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抑制市场风险偏好。
核心观点2特朗普于2025年4月2日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整体幅度超出市场预期,主要基于对贸易伙伴的商品贸易逆差和综合关税的评估。
对中国的关税加征幅度更是超出预期,累计关税达到66.5%。
此政策可能导致美国经济“滞胀”压力加大,有效关税上升20%,拖累GDP增长0.7个百分点,抬升通胀2.6个百分点。
对中国而言,此政策将使实现5%实际GDP增速目标面临压力,预计需要1.6-2.6万亿的增量财政赤字来应对。
同时,中国宏观政策将进一步加码,聚焦消费和民生,利用地缘政治变化开拓新市场,促进国内消费回升。
从市场角度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具有象征性,留出谈判空间,未来不确定性仍将压制风险偏好,影响美股表现,美元指数可能受限于经济衰退风险,而美债和黄金或有上涨机会。
总体而言,需警惕美国关税政策的波动、经济衰退风险及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