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端磨床的国产替代进程加速,预计未来市场需求仍然广泛,尤其是在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市场的推动下。
- 中国磨床进口额逐年下降,2023年仍有6.6亿美元的进口替代需求,表明国产磨床的竞争力正在提升。
- 建议关注相关企业如华辰装备、秦川机床、宇环数控等,风险因素包括人形机器人市场扩产不及预期及新品研发进展缓慢。
核心要点2本周的投资报告聚焦于高端磨床的国产替代进程,指出华中数控、津上机床和博众精工等公司在超精密磨床领域的技术优势。
磨床是用于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分为多种类型,精度要求极高。
磨床产业链上游包括铸件、精密件、液压和数控系统,中游为磨床生产企业,下游应用广泛,涵盖机械设备、汽车、船舶和家电等领域。
近年来,中国磨床进口额显著下降,从2018年的12.9亿美元降至2023年的6.6亿美元,主要由于国产化进程加速和国家政策支持。
虽然进口金额减少,但仍存在6.6亿美元的替代需求,尤其是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市场推动了高端磨床需求。
当前进口磨床均价远高于出口均价,显示国产高端磨床发展仍有空间。
中国数控磨床市场竞争者可分为三层次:国际知名厂商、国内中高端企业和低端企业。
国产五轴工具磨床与进口产品的技术差距已缩小,预计在需求催化下可实现替代。
根据专利数据,中国在磨床领域的专利数量已全球第一,且国产磨床在加工质量上表现良好。
投资建议关注相关公司:华辰装备、秦川机床、宇环数控、日发精机。
风险提示包括人形机器人丝杠扩产不及预期、相关公司新品研发不达预期及国产替代进展缓慢。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包括华辰装备、秦川机床、宇环数控和日发精机。
推荐理由如下: 1. 磨床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国家政策支持本土企业自主研发和生产核心零部件,减少对外依赖。
2. 随着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市场的需求提升,高端磨床的市场需求空间较大。
3. 国产五轴工具磨床与进口磨床的技术差距已显著缩小,具备替代进口的潜力。
4. 国内磨床专利数量已达到全球第一,显示出中国在磨床技术领域的研发实力。
5. 相关企业在中高端市场具备核心竞争力,能够把握市场机遇,实现业务增长。
总体来看,这些公司在磨床国产替代和市场需求提升的背景下,具备良好的投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