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标的:凯赛生物(688065) 推荐理由:公司聚焦合成生物学,聚酰胺产业链核心产品增长显著,2025上半年收入和净利润双增,研发投入加大,成功引入59.15亿元资金,推动产业集群建设,预计未来收入和利润持续增长,给予“增持”评级。
核心观点1- 凯赛生物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71亿元,同比增长15.68%;归母净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24.74%,展现出业务稳定增长的态势。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生物基材料在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并通过与招商局集团的合作引入59.15亿元资金,促进产业集群建设。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收入和利润将持续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但需关注下游需求和项目达产进度的风险。
核心观点2凯赛生物是一家以合成生物学为基础的科创板上市企业,专注于生物制造技术和新型生物基材料的研发与生产。
公司聚焦于聚酰胺产业链,核心产品包括年产11.5万吨的生物法长链二元酸、年产5万吨的生物基戊二胺及年产10万吨的生物基聚酰胺。
公司在全球长链二元酸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其生物法长碳链二元酸被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2025年上半年,凯赛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6.71亿元,同比上升15.68%;归母净利润为3.09亿元,同比增长24.7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96亿元,同比上升23.67%。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上半年研发费用为1.23亿元,同比增长23.13%,占营业收入的7.37%。
在绿色二元酸和生物基哌啶等项目上取得了突破,推动了产品销量的创新高。
公司与招商局集团深度合作,引入59.15亿元资金,并在合肥建立复合材料公司,加速合成生物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形成“国资赋能、民企主导、深度绑定”的合作模式,解决了合成生物产业化的瓶颈。
此外,公司与下游客户设立合资企业,拓展生物基聚酰胺复合材料在新能源装备、物流和氢气储存等领域的应用。
盈利预测方面,预计2025-202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4.99亿元、47.88亿元和61.4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4亿元、9.62亿元和12.30亿元,EPS分别为0.93元、1.33元和1.71元。
公司进入产能释放的高峰期,收入和利润预期增速较好,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及项目达产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