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预计9月份信贷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冲量,但整体信贷投放依然疲软,且结构和节奏存在问题。
2. 跨季资金面将保持相对平稳,尽管临近中旬波动性加大,但无大碍。
3. 风险因素包括经济恢复缓慢、货币政策力度不足及金融数据持续走弱。
核心要点2这份银行业专题研究报告分析了2023年9月份的信贷情况,主要得出以下几点核心要点: 1. 9月份信贷有望回升,但缺乏可持续性,仍面临结构和节奏问题。
2. 7-8月份信贷出现超季节性下滑,9月份的信贷冲量是正常反应,主要是为了避免单季信贷的严重下滑。
3. 国有大行和城商行仍有扩表诉求,股份制和农商行的信贷投放则相对疲软。
4. 预计9月份企业短期贷款将大幅增加,银行可能集中在下旬进行信贷冲量。
5. 消费贷和经营贷的财政贴息可能刺激信贷需求,但需观察其实际效果。
6. 新发放贷款利率保持刚性,可能影响弱资质主体的信贷需求。
7. 政策性金融工具的刺激作用较2022年弱,项目推进存在时间滞后。
8. 跨季资金面预计无大碍,月初宽松、月中波动、跨季平稳的特点明显。
风险提示包括经济恢复缓慢、货币政策力度不足及金融数据持续走弱。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 1. 国有大行和城商行: 推荐理由:这些银行在信贷投放上仍有扩表诉求,即使出现显著缩表也会释放紧缩信号,因此在监管政策和自身经营诉求下,它们的信贷投放可能会有所回升。
2. 企业短期贷款: 推荐理由:预计9月份企业短贷将显著增长,尤其是在季末临近时,银行有扩表需求,可能通过普惠小微、福费廷等方式进行信贷冲量。
3. 政策性金融工具: 推荐理由:预计本轮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为5000亿,虽然刺激作用可能弱于2022年,但仍有助于整体信贷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在优质项目稀缺的情况下。
4. 消费贷款和经营贷款: 推荐理由:财政贴息的激励可能会刺激信贷需求,尽管需观察其实际效果,但银行在贷后管理上会更为严格,以确保符合监管政策。
5. MLF(中期借贷便利)和OMO(公开市场操作): 推荐理由:预计央行会增量续作MLF,并加大跨季OMO投放力度,这将有助于维持流动性稳定,尤其是在季末时点。
总体来看,尽管信贷增速可能延续缓慢下滑趋势,但在季末冲量和政策支持下,相关银行及金融工具仍值得关注。